【凿壁借光是什么意思】“凿壁借光”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出自《汉书·匡衡传》。它讲述的是西汉时期的学者匡衡为了读书,不惜在墙壁上凿洞,借邻居的灯光来学习的故事。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不畏艰难、善于利用一切条件来获取知识的精神。
“凿壁借光”原指匡衡在贫困中通过凿穿墙壁借邻居家的灯光来读书,后引申为在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学习、追求知识的行为。该成语强调了求知若渴、刻苦钻研的态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典范之一。
表格:凿壁借光相关信息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凿壁借光 |
出处 | 《汉书·匡衡传》 |
拼音 | záo bì jiè guāng |
释义 | 原指匡衡凿穿墙壁借邻居的灯光读书,现比喻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 |
主人公 | 匡衡(西汉学者) |
精神内涵 | 勤奋好学、不畏困苦、善于利用资源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学习态度或教育环境的艰苦 |
近义词 | 刻苦学习、废寝忘食、发奋图强 |
反义词 | 不思进取、懒惰懈怠、得过且过 |
通过了解“凿壁借光”的故事和含义,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古人对知识的渴望与执着,也激励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保持勤奋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