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洞庭】《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七言绝句。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在秋夜中的静谧与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高远的情怀。
一、诗歌
《望洞庭》全文如下:
>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 遥望洞庭山水翠,
>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通过“湖光”、“秋月”、“潭面”、“山翠”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湖景图。诗人用“镜未磨”形容平静的湖面,又以“白银盘里一青螺”比喻洞庭湖中君山的形状,形象生动,意境深远。
二、内容分析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作者 |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 |
诗体 | 七言绝句 |
写作背景 | 诗人游览洞庭湖时所作,描绘秋夜湖景 |
主要意象 | 湖光、秋月、潭面、山水、白银盘、青螺 |
艺术手法 | 比喻、拟人、写景抒情 |
情感表达 | 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含蓄隽永 |
主题思想 | 展现洞庭湖的秀美风光,体现诗人豁达的情怀 |
三、赏析与启示
《望洞庭》虽篇幅短小,但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诗中“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比喻尤为精妙,将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盘中的一颗青螺,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精神境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读这样的诗,有助于我们放慢脚步,感受自然之美,体会内心的宁静。
如需进一步了解刘禹锡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