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后贾岛古诗翻译】唐代诗人贾岛以“苦吟”著称,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题诗后》是其一首简短却意味深长的作品,体现了他作诗时的认真态度与对文字的执着追求。本文将对该诗进行翻译,并通过总结与表格形式展示其内容和特点。
一、诗歌原文
题诗后
贾岛
两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何必作诗?
二、诗歌翻译
译文:
这两句诗我用了三年才写成,
每次吟诵都会感动得流泪。
如果世上没有真正懂得我的人,
那我何必还要写诗呢?
三、
这首诗表达了贾岛在创作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孤独感。他强调了诗歌创作的不易,也透露出他对知音的渴望。诗中“两句三年得”一句,形象地展现了他推敲字句、反复修改的严谨态度;而“一吟双泪流”则表现出他对作品的情感投入。最后两句则是他对诗歌价值的质疑,若无人理解,写作便失去了意义。
四、信息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作者 |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 |
| 诗题 | 《题诗后》 |
| 创作背景 | 表达自己作诗的艰辛与对知音的渴望 |
| 诗句内容 |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何必作诗? |
| 诗歌风格 | 简洁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
| 主题思想 | 强调诗歌创作的艰难与对理解者的期待 |
| 语言特色 | 字句精炼,意蕴深远,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
五、结语
《题诗后》虽篇幅短小,却蕴含深刻的思想感情,是贾岛诗歌创作理念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道出了文学创作中“知音难觅”的普遍现象。通过这首诗,我们更能理解贾岛“苦吟”背后的精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