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下一句是啥】“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是孔子对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的一种高度概括。但很多人在引用时可能会误记或混淆原文,因此常常会问:“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下一句是啥?”
其实,“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并非完整的句子,而是后人根据《论语》中相关内容整理出的一句俗语。原句应为: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21章,意思是说:说话一定要讲信用,行动一定要有结果,但这种固执己见、不问是非的人,不过是小人罢了。
一、总结说明
| 项目 | 内容 | 
| 原文出处 | 《论语·子路》 | 
| 原句 |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 
| 现代常见说法 |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 
| 含义 | 强调言行一致、诚信守诺的重要性 | 
| 实际含义 | 孔子指出,仅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而缺乏灵活变通者,可能是小人 | 
二、解析与理解
“言必信,行必果”强调的是一个人说话要守信用,做事要有结果,不能半途而废。然而,孔子在后面加上“硁硁然小人哉”,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如果只是机械地遵守规则而不顾实际情况,就可能成为“小人”。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不仅讲信用、有担当,还要懂得变通、明辨是非。
所以,“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虽然常被引用,但它并不是《论语》中的完整原文,而是后人根据孔子思想提炼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三、结论
| 问题 | 回答 | 
| “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的下一句是什么? | “硁硁然小人哉。” | 
| 这句话的出处是? | 《论语·子路》 |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 强调言行一致,但也提醒不要盲目固执 | 
| 常见误用有哪些? | 将“言必信”和“行必果”顺序颠倒;忽略“硁硁然小人哉”的警示意义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虽广为流传,但其背后的思想内涵远比表面复杂。了解这句话的真正出处和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