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杨业殉国是因为谁没有去接应他

2025-11-01 16:55:18

问题描述:

杨业殉国是因为谁没有去接应他,真的急死了,求好心人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1 16:55:18

杨业殉国是因为谁没有去接应他】在北宋与辽国的战争中,杨业(杨继业)是著名的抗辽名将,因其忠勇而被后人尊为“杨家将”的代表人物。然而,在一次关键战役中,杨业因缺乏援军而战败身亡,这一事件引发了后世对责任归属的广泛讨论。

一、事件背景

杨业原为北汉将领,归顺北宋后屡立战功。980年,辽国大举南侵,宋太宗命潘美为帅,杨业为副将,率军抵御辽军。杨业提出以诱敌深入之策,但未被采纳。最终,杨业在陈家谷(今山西宁武)陷入辽军重围,因无援兵接应,最终战死。

二、谁没有去接应?

根据《宋史·杨业传》及《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记载,杨业战败时,主要负责接应他的将领是:

- 潘美(时任云州观察使,主将)

- 王侁(监军,实际掌握指挥权)

其中,王侁因坚持按兵不动,导致杨业孤军奋战,成为杨业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总结分析

人物 身份 行为描述 责任评价
杨业 副将 提出战术建议,主动出击 忠勇无畏,但未能获得支持
潘美 主将 未有效指挥,未积极支援 有指挥责任,但未直接下令
王侁 监军 坚持不救,导致杨业孤立 实际掌控战场,负主要责任

从历史记载来看,杨业的殉国并非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王侁作为监军,实际上掌握了战场指挥权,其不作为是导致杨业战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后世评价

后世对杨业的牺牲充满敬意,而对潘美和王侁的指责也不断。尤其是王侁,因在关键时刻不救援,被认为是导致杨业死亡的“罪魁祸首”。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当时的军事体制下,监军权力过大,容易造成指挥混乱,这也是宋代军事制度的一大弊端。

结语:

杨业的殉国是北宋军事史上一个令人惋惜的事件。虽然具体责任难以完全厘清,但王侁的不作为无疑是导致杨业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段历史提醒我们,战争中的协作与信任至关重要,任何一方的疏忽都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