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解释全文逐句解释】《一东》是《声律启蒙》中的第一部分,出自清代学者车万育所著的《声律启蒙》。这本书旨在帮助初学者掌握古诗文的声韵、对仗与格律,尤其注重平仄和押韵的运用。《一东》以“东”为韵脚,内容多涉及自然景物与生活场景,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以下是对《一东》全文的逐句解释,并结合总结内容,形成表格形式,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原文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云遮山顶,雪压山峰。
四季春常在,八节气皆通。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色杏花红。
何处春江无月夜,谁家秋院无风声。
银台并列,金殿同荣。
三尺剑,六钧弓。
岭北对江东。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醉卧美人膝,醒踏大王风。
玉兔呈祥,金乌献瑞。
龙吟虎啸,凤舞鸾鸣。
桃李满园,春风化雨;
松柏参天,秋月扬辉。
二、逐句解释()
1. 天对地,雨对风:天地相对,风雨相配,体现自然界的对立统一。
2. 大陆对长空:陆地与天空相对,展现空间上的广阔。
3.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山间花朵与海边树木相映成趣,太阳与天空遥相呼应。
4. 雷隐隐,雾蒙蒙:描写天气变化,声音与视觉的描写。
5. 日下对天中:日落时分与正午天空的对比。
6. 云遮山顶,雪压山峰:描绘山景的变幻,有云有雪,景色各异。
7. 四季春常在,八节气皆通:四季如春,二十四节气循环不息。
8.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色杏花红:描绘春天的景象,充满生机。
9. 何处春江无月夜,谁家秋院无风声:表达自然之美无处不在,无论何时何地。
10. 银台并列,金殿同荣:宫廷建筑的对称美。
11. 三尺剑,六钧弓:古代兵器,象征武力。
12. 岭北对江东:地理方位的对仗。
13.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人间与仙界之间的对比。
14. 醉卧美人膝,醒踏大王风:描绘豪情与柔情的结合。
15. 玉兔呈祥,金乌献瑞:神话意象,象征吉祥与光明。
16. 龙吟虎啸,凤舞鸾鸣:动物象征威严与祥瑞。
17. 桃李满园,春风化雨:比喻教育之恩,润物无声。
18. 松柏参天,秋月扬辉:表现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三、总结表格
| 句子 | 解释 | 对仗特点 |
| 天对地,雨对风 | 天地相对,风雨相配 | 字词对仗,自然现象对举 |
| 大陆对长空 | 陆地与天空相对 | 空间对仗,大小对比 |
|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 山间花木与海边树木相对,太阳与天空对应 | 景物对仗,色彩鲜明 |
| 雷隐隐,雾蒙蒙 | 描写天气变化 | 形容词叠用,增强画面感 |
| 日下对天中 | 日落与正午对比 | 时间与空间的对照 |
| 云遮山顶,雪压山峰 | 山景变化,有云有雪 | 动态与静态结合 |
| 四季春常在,八节气皆通 | 春夏秋冬四季循环,节气分明 | 时空对仗,寓意深远 |
|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色杏花红 | 春景描绘,色彩鲜明 | 意象丰富,意境优美 |
| 何处春江无月夜,谁家秋院无风声 | 自然之美无处不在 | 反问句式,强调普遍性 |
| 银台并列,金殿同荣 | 宫廷建筑的对称美 | 建筑对仗,富丽堂皇 |
| 三尺剑,六钧弓 | 武器象征 | 数字对仗,力量对比 |
| 岭北对江东 | 地理方位对仗 | 方向对称,地域平衡 |
|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 人间与仙境对比 | 虚实结合,意境高远 |
| 醉卧美人膝,醒踏大王风 | 豪情与柔情结合 | 情感对比,富有张力 |
| 玉兔呈祥,金乌献瑞 | 神话象征吉祥 | 神兽对仗,寓意美好 |
| 龙吟虎啸,凤舞鸾鸣 | 动物象征威严与祥瑞 | 动静结合,气势恢宏 |
| 桃李满园,春风化雨 | 教育之恩,润物无声 | 比喻生动,寓意深刻 |
| 松柏参天,秋月扬辉 | 坚韧与高洁的象征 | 植物与自然景象结合 |
四、总结
《一东》作为《声律启蒙》的第一篇,不仅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人文情怀,更通过精妙的对仗与押韵,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称美”的审美追求。通过对每一句的细致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语言的艺术性和思想的深度。这篇文章不仅是学习古文的好材料,也是感受中华文化魅力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