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破十法怎么讲解】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开始接触更复杂的加减法运算,尤其是“20以内退位减法”。其中,“破十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帮助孩子理解减法过程中如何“拆分”十位数,从而更直观地进行计算。
为了便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教授“破十法”,以下是对该方法的总结与解析,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展示,帮助孩子快速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什么是“破十法”?
“破十法”是一种用于解决“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当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时,就需要从十位上“借1”,即“破十”,把十位上的1变成10,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最后再减去减数。
例如:13 - 5 = ?
- 先将13拆成10 + 3;
- 然后从10中拿出1(也就是10变成9),加上3,得到13;
- 再用这个13减去5,得到8。
二、破十法的步骤
| 步骤 | 操作说明 | 
| 1 | 将被减数拆成“10 + 个位数” | 
| 2 | 从10中拿出1,变成9,然后和原来的个位数组成新的数 | 
| 3 | 用这个新数减去减数 | 
| 4 | 得到最终结果 | 
三、举例说明
| 题目 | 计算过程 | 结果 | 
| 12 - 5 | 12 = 10 + 2 → 10 - 1 = 9 → 9 + 2 = 11 → 11 - 5 = 6 | 6 | 
| 15 - 7 | 15 = 10 + 5 → 10 - 1 = 9 → 9 + 5 = 14 → 14 - 7 = 7 | 7 | 
| 17 - 9 | 17 = 10 + 7 → 10 - 1 = 9 → 9 + 7 = 16 → 16 - 9 = 7 | 7 | 
| 14 - 6 | 14 = 10 + 4 → 10 - 1 = 9 → 9 + 4 = 13 → 13 - 6 = 7 | 7 | 
| 16 - 8 | 16 = 10 + 6 → 10 - 1 = 9 → 9 + 6 = 15 → 15 - 8 = 7 | 7 | 
四、教学建议
1. 使用实物或图形辅助:可以通过小棒、数字卡片等教具,让孩子动手操作,直观感受“破十”的过程。
2. 多做练习题: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孩子熟练掌握“破十法”的步骤。
3. 结合生活情境:将数学融入实际生活场景中,如购物、分糖果等,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4. 鼓励孩子自己尝试:引导孩子独立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
通过以上讲解和表格展示,相信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破十法”的原理和应用,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