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一丘之貉什么意思

2025-11-03 23:38:37

问题描述:

一丘之貉什么意思,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23:38:37

一丘之貉什么意思】“一丘之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同一类人或事物,带有贬义色彩。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用来比喻彼此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同类中的劣者。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一丘之貉
拼音 yī qiū zhī hè
释义 原指一个山丘里的狐狸,后用来比喻同一类人或事物,多含贬义,表示彼此并无差别,都是劣等或不好的。
出处 《汉书·杨恽传》:“今子大夫以‘一丘之貉’为喻。”
用法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指出某群人或事物本质上相似,缺乏区别。
近义词 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一模一样
反义词 独树一帜、出类拔萃、鹤立鸡群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一丘之貉”最早出自西汉时期的历史文献《汉书·杨恽传》。当时杨恽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今子大夫以‘一丘之貉’为喻。”这里的“貉”是一种动物,类似于狐狸,常常成群出没于山丘之间。因此,“一丘之貉”最初的意思是:同一个山丘里的狐狸,它们的行为和习性都差不多,没有大的差别。

后来,这个成语逐渐演变为一种讽刺性的说法,用来形容那些行为相近、品质低劣的人,强调他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劣质性。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场景 例句
批评不良群体 “这些官员互相包庇,简直是‘一丘之貉’。”
讽刺无差别表现 “他们两个虽然性格不同,但做事方式却如‘一丘之貉’。”
描述相似情况 “这两家公司经营模式几乎一样,可以说是‘一丘之貉’。”

四、总结

“一丘之貉”是一个具有较强贬义色彩的成语,用来形容同一类人或事物,强调其相似性和劣质性。它不仅有历史出处,还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尤其在批评或讽刺时较为常见。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通过这样的结构化展示,既清晰又易于理解,同时避免了AI生成内容的机械感,更加贴近自然写作风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