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简介关于张作霖的介绍】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是民国时期东北地区的著名军阀,也是奉系军阀的首领。他从一个地方小混混逐渐崛起为掌控东北三省的实权人物,其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以下是对张作霖的简要介绍,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一、张作霖生平概述
张作霖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今属鞍山市),早年家境贫寒,曾做过各种小生意,后加入地方武装,逐步积累势力。1902年,他在辽阳一带组织“保险队”,开始走上军事道路。1916年,他被北洋政府任命为奉天督军,正式成为东北地区的实际掌权者。1924年,他发动第二次直奉战争,击败直系军阀,控制北京政权。1928年,因“皇姑屯事件”被日本关东军炸死,终年53岁。
二、张作霖主要事迹一览表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张作霖 |
| 字 | 雨亭 |
| 出生日期 | 1875年3月19日 |
| 逝世日期 | 1928年6月4日 |
| 出生地 | 辽宁省海城县(今鞍山市) |
| 身份 | 民国军阀、奉系首领、东北王 |
| 主要活动时期 | 1902年—1928年 |
| 重要事件 | • 1902年组织“保险队” • 1916年任奉天督军 •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胜利 • 1928年“皇姑屯事件”身亡 |
| 政治立场 | 倾向于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列强干涉 |
| 对东北的影响 | 统治东北多年,推动地方建设,但亦有剥削行为 |
| 历史评价 | 复杂人物,既有功绩也有争议 |
三、张作霖的历史评价
张作霖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作为东北的实际统治者,对东北地区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另一方面,他也因与日本的复杂关系而备受批评。他虽未正式称帝,但在其统治期间,曾试图恢复中华帝国制度,被称为“东北王”。
总体而言,张作霖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军阀,他的崛起和死亡都与当时中国的动荡局势密切相关。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奋斗的缩影,也反映了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的混乱与变革。
如需进一步了解张作霖与日本的关系、奉系军阀的演变等内容,可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