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颐指气使的意思】“颐指气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态度傲慢、盛气凌人,对他人发号施令,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这个成语不仅描述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也反映了其性格特点和与人相处的态度。
下面我们将从含义、出处、用法、近义词、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颐指气使”原意是指通过下巴(颐)和脸色(气)来指挥别人,后来引申为态度傲慢、命令他人,带有轻蔑和不尊重的意味。多用于形容那些自视甚高、喜欢摆架子的人,尤其是在职场或家庭中对下属或晚辈表现得专横霸道。
二、核心要点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颐指气使 |
| 拼音 | yí zhǐ qì shǐ |
| 含义 | 形容态度傲慢、命令他人,带有轻蔑和不尊重的意味。 |
| 出处 | 《汉书·王商传》:“商为人有大节,性刚直,不能以私事干之,故虽有小过,未尝以此加害于人。然其言辞,每多颐指气使。” |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形容人态度专横、盛气凌人。 |
| 近义词 | 傲慢无礼、盛气凌人、指手画脚、颐指气使 |
| 反义词 | 谦虚谨慎、恭敬有礼、平易近人、虚心请教 |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批评某人态度不好、行为专横,尤其在职场、家庭或社交场合中。 |
三、使用示例
1. 他总是颐指气使地对同事发号施令,让人感到非常不舒服。
2. 在会议上,领导颐指气使的态度让大家都沉默了。
3. 这种颐指气使的作风,最终导致了团队的分裂。
四、注意事项
- “颐指气使”多用于贬义,强调的是对他人的不尊重和专横。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在正式场合中随意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冒犯他人。
- 该成语通常用于描述他人,较少用于自我评价。
五、总结
“颐指气使”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种态度傲慢、喜欢指挥别人的人。它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缺陷,也提醒我们在日常交往中应保持谦逊和尊重,避免因颐指气使而影响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