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小慎微什么意思】“谨小慎微”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做事时非常小心、谨慎,生怕出错。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在处理事情时过于拘谨、顾虑太多,甚至可能因此影响了效率或决策的果断性。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谨小慎微 | 形容人做事非常小心谨慎,过分注意细节,不敢大胆行动,容易因过度担忧而失去机会或效率。 |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虽未直接出现“谨小慎微”,但其精神内核与此相近。
- 用法:多用于批评或描述某人做事过于保守、缺乏魄力。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小心翼翼、谨言慎行、胆小怕事 |
反义词 | 大胆果断、雷厉风行、敢作敢为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工作场合 | 他总是谨小慎微,连一点小错误都不敢犯,虽然稳妥,但也显得不够灵活。 |
日常生活 | 妈妈做事谨小慎微,家里的每一分钱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
领导评价 | 这个员工虽然工作认真,但太过谨小慎微,难以承担重任。 |
五、总结
“谨小慎微”是一种强调细致和谨慎的态度,但在实际应用中,若过度使用,反而可能限制个人的发展和决策能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好“谨慎”与“果断”的平衡,避免因过度担忧而错失良机。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拓展相关词汇,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