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撂挑子国语辞典

2025-09-20 20:33:24

问题描述:

撂挑子国语辞典求高手给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0 20:33:24

撂挑子国语辞典】“撂挑子”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口语表达,尤其在北方方言中使用广泛。它原本指的是挑着担子的人放下担子、不再继续挑,引申为“放弃责任”或“推卸任务”的意思。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书面语词汇,但在现代汉语中已被广泛接受和使用。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撂挑子”的含义与用法,以下是对该词的总结性解释,并附上相关词语对比表格,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其语义和用法。

一、核心解释

“撂挑子”原意是放下挑子,不再挑担,比喻放弃工作、责任或任务,带有消极、逃避的意味。常用于描述某人因不满、厌烦或无法承受压力而选择退出或不负责的行为。

常见搭配有:“撂挑子不干了”、“他一遇到问题就撂挑子”。

二、语义扩展

1. 字面意义:指放下担子,停止劳动。

2. 引申意义:

- 放弃责任

- 推卸任务

- 不再继续做某事

- 表示对现状的不满或无力承担

三、与相近词汇的对比

词语 含义说明 与“撂挑子”的区别
摆摊子 指摆设摊位、开始经营 强调开始做事,与“撂挑子”相反
抽身退场 从某件事中退出 更强调主动退出,可能带有策略性
撇挑子 同“撂挑子”,部分地区用法不同 多用于口语,与“撂挑子”基本同义
拒绝承担 明确表示不愿承担责任 更正式,语气更严肃
打退堂鼓 比喻中途退出或放弃 带有幽默色彩,多用于非正式场合

四、使用场景举例

- 工作中遇到困难,员工说:“这活太累了,我撂挑子不干了。”

- 领导安排任务后,下属抱怨:“你让我干这活,我可不想撂挑子。”

- 在团队合作中,有人因意见不合,说:“我不干了,撂挑子。”

五、文化背景与语言习惯

“撂挑子”源于旧时农村生活,农民挑担劳作,若觉得负担过重,便将担子放下,不再继续。这一行为被引申为一种态度,表达了对责任或压力的回避。

在现代职场和日常交流中,“撂挑子”已成为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使用频繁,反映出人们对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等现实问题的某种无奈或调侃。

六、总结

“撂挑子”是一个具有形象感和口语化特点的词语,虽不属于正式书面语,但在日常交流中用途广泛。它不仅传达出一种放弃或逃避的态度,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压力时的心理状态。了解其含义及使用场景,有助于我们在实际交流中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表达。

表:常见“撂挑子”相关表达对照表

表达 含义 使用场景 语气程度
撂挑子 放弃责任、推卸任务 日常口语 中等
摆摊子 开始从事某事 正式/非正式 中等
抽身退场 主动退出 正式/半正式 较正式
打退堂鼓 中途退出、放弃 非正式/幽默 轻松
拒绝承担 明确拒绝负责 正式/严肃 严肃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撂挑子”这一词语的含义、用法及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你在日常交流中更自如地使用这个表达。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