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出处】一、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常被用来表达深情难舍、爱恨交织的情感。这两句诗虽常被连用,但实际上出自不同的诗词作品,分别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和白居易的作品。
第一句“多情自古空余恨”出自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第二句“此恨绵绵无绝期”则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情感深沉,令人动容。
为了更清晰地了解这两句诗的出处与背景,以下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总结。
二、表格展示
诗句 | 出处 | 作者 | 原文节选 | 情感主题 | 说明 |
多情自古空余恨 | 《夜雨寄北》 | 李商隐 |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思念、离别 | “多情自古空余恨”是后人对原诗意境的引申,并非原句 |
此恨绵绵无绝期 | 《长恨歌》 | 白居易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爱情、遗憾 | 原句为“此恨绵绵无绝期”,表达对爱情悲剧的无限哀思 |
三、补充说明
虽然“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常被当作一句完整的诗句使用,但它们并非出自同一首诗。这种组合可能是后人根据两首诗的意境融合而成,用以表达一种更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感情的执着,又有无法实现的遗憾。
在文学创作中,这样的引用和改编并不少见,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底蕴和广泛影响。
四、结语
“多情自古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虽非出自同一首诗,但二者共同展现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深刻体验与艺术表达。无论是李商隐的含蓄婉转,还是白居易的悲壮深情,都值得我们在阅读与欣赏中细细品味。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歌的历史背景或文化意义,可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