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张五悔猎文言文翻译注释

2025-07-06 20:50:12

问题描述:

张五悔猎文言文翻译注释希望能解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6 20:50:12

张五悔猎文言文翻译注释】《张五悔猎》是一篇古代寓言性质的文言短文,通过讲述张五因贪猎而悔悟的故事,传达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本文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原文进行翻译与注释,并结合内容进行总结分析。

一、原文节选(节选自《古文观止》或类似典籍)

> 张五者,少好猎。常逐兽于山中,日暮不归。父忧之,遣人寻之,得于林中。问其故,曰:“吾见虎,欲捕之。”父怒曰:“汝无智,徒取祸耳!”张五惭,遂誓不复猎。

二、翻译与注释

原文 翻译 注释
张五者,少好猎 张五这个人,从小喜欢打猎 “者”:表示人物;“少”:年少时;“好”:喜欢
常逐兽于山中 经常在山中追逐野兽 “逐”:追逐;“于”:在;“山中”:地点
日暮不归 天黑了还不回来 “日暮”:天黑;“不归”:没有回家
父忧之 父亲为他担心 “忧”:担忧;“之”:代指张五
遣人寻之 派人去寻找他 “遣”:派遣;“寻”:寻找
得于林中 在树林中找到他 “得”:找到;“林中”:地点
问其故 问他原因 “问”:询问;“其故”:他的原因
曰:“吾见虎,欲捕之。” 他说:“我看见老虎,想捕捉它。” “曰”:说;“欲”:想要;“捕之”:捕捉它
父怒曰:“汝无智,徒取祸耳!” 父亲生气地说:“你没有智慧,只会招来灾祸!” “怒”:生气;“汝”:你;“无智”:没有智慧;“徒”:只是;“取祸”:招来灾祸
张五惭,遂誓不复猎 张五感到羞愧,于是发誓不再打猎 “惭”:羞愧;“遂”:于是;“誓”:发誓;“不复猎”:不再打猎

三、

《张五悔猎》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要量力而行,不能盲目冲动。张五因为一时的好奇和冲动,差点陷入危险,最终在父亲的劝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改正。

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紧凑,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它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体现了家庭亲情中的教导与关怀。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文章标题 张五悔猎文言文翻译注释
作者 不详(出自古代寓言)
主旨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做事需谨慎,不可盲目冲动
故事结构 开头:张五喜好打猎;发展:追赶野兽不归;高潮:父亲责备;结尾:张五悔悟并誓言改正
人物形象 张五:冲动、悔悟;父亲:慈爱、有智慧
启示 要听取长辈建议,遇事冷静思考,避免因一时冲动酿成大祸

结语:

《张五悔猎》虽短,却寓意深远。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和挑战时,应保持理智与谦逊,学会反思与改正。这样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