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白细胞的一种,主要负责对抗细菌和真菌等病原体。它们在血液中含量较高,是机体应对感染的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能够迅速识别并消灭入侵的微生物。
中性粒细胞的基本信息总结:
- 分类:白细胞的一种,属于多形核白细胞。
- 来源:骨髓中生成,成熟后进入血液循环。
- 功能:吞噬病原体、释放炎症因子、参与免疫反应。
- 寿命:在血液中存活约2-3天,随后进入组织或被清除。
- 数量变化:在感染或炎症时会显著增加(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中性粒细胞 |
分类 | 白细胞(多形核白细胞) |
来源 | 骨髓 |
功能 | 吞噬病原体、抗感染、参与炎症反应 |
寿命 | 血液中约2-3天 |
增多原因 | 感染、炎症、应激、某些疾病(如白血病) |
减少原因 | 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影响 |
正常参考值 | 1.8 - 7.5 × 10⁹/L(成人) |
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身体是否受到感染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中,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中性粒细胞的水平,从而辅助诊断疾病。当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时,可能提示免疫力下降,需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