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玉碎读什么】“昆山玉碎”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唐代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这句话描绘了音乐之美,用“昆山玉碎”来形容声音清脆动听,如同美玉破碎般悦耳。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昆山玉碎 | kūn shān yù suì | 比喻美妙的声音或事物,也象征珍贵之物的毁灭 | 唐·李贺《李凭箜篌引》 | 多用于文学描写中,形容声音清脆动人 |
二、词源与典故
“昆山”指的是传说中盛产美玉的昆山,而“玉碎”则表示玉石破碎。在古代,“昆山玉碎”常用来比喻高贵之物的消逝,或形容声音清越如玉碎之声。李贺在诗中用此来形容箜篌演奏时的美妙旋律,使整个意境更加生动。
三、现代应用
在现代汉语中,“昆山玉碎”更多地被用作文学修辞,尤其是在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用来表现声音的优美或情感的细腻。它不仅具有美感,还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意味。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昆山玉碎”的异同 |
玉树琼枝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侧重于外貌或形象,不如“昆山玉碎”有声音的意象 |
玉石俱焚 | 比喻好人坏人一同受害 | 更强调破坏性,而非美感 |
鸾凤和鸣 | 比喻夫妻和睦 | 侧重人际关系,与“昆山玉碎”无直接关联 |
五、总结
“昆山玉碎”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原指昆山的美玉破碎时发出的声音,后多用于形容音乐或语言的优美动听。它不仅是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追求。
在使用时,应注意其文学色彩浓厚,适合用于较为正式或文艺的语境中。了解其出处与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