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什么意思】“割席分坐”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因观点、立场或行为的不同而断绝关系。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有趣的历史典故,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它的含义、来源及用法。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割席分坐 |
拼音 | gē xí fēn zuò |
含义 | 形容因思想、立场不同而断绝关系,表示彻底决裂 |
出处 | 《世说新语·德行》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人的不满或拒绝往来 |
二、出处与典故
“割席分坐”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篇,讲述的是东汉时期名士管宁和华歆之间的故事。
据记载,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两人常常一起读书、耕作。有一天,他们坐在草地上读书,外面有一辆华丽的马车经过,华歆立刻放下书本,跑出去看热闹;而管宁则继续专注读书,毫不理会。后来,华歆又因为贪图富贵而与权贵交往,管宁非常失望,于是割断了两人共坐的草席,表示与他断绝朋友关系。
从此,“割席分坐”便成为形容人与人之间因志向不同而彻底断交的成语。
三、成语用法举例
句子 | 说明 |
他对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一向不齿,最终选择割席分坐。 | 表示与不认同的人划清界限 |
管宁割席分坐,是因为他看不起华歆的为人。 | 强调道德观念上的分歧 |
这件事让我明白,有些朋友不是一辈子的。 | 隐含“割席分坐”的情感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分道扬镳、形同陌路、恩断义绝 |
反义词 | 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同舟共济 |
五、总结
“割席分坐”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态度的表达。它反映了古人对于人格、操守和价值观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不再用“割席”这种方式来断交,但“割席分坐”依然可以用来形容因理念不合而选择远离的行为。
无论是友情还是合作关系,理解彼此的价值观至关重要。当发现对方的立场与自己严重冲突时,适时“割席分坐”,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历史典故,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