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残月出自哪首诗】“晓风残月”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常用来描绘清晨微风拂过、残余的月光尚未消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意境。它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柳永的《雨霖铃》一词。
一、
“晓风残月”这一意象源自宋代词人柳永的《雨霖铃》,原句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该词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凄凉与思念之情。后世多用“晓风残月”来渲染一种哀婉、孤寂的氛围,成为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之一。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出处 | 柳永《雨霖铃》 |
| 原文句子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 作者 | 柳永(北宋词人) |
| 作品类型 | 词(宋词) |
| 创作背景 | 描写离别之痛,抒发对远方恋人的思念 |
| 意象含义 | 清晨微风、残余的月光,象征离别的凄凉与孤独 |
| 后世影响 | 成为文学中常用意象,用于渲染哀婉、孤寂情感 |
三、补充说明
虽然“晓风残月”常被误认为是诗句,但实际上它是词中的一个意象组合。在古诗词中,“晓风”指清晨的风,“残月”则指将要消失的月亮,两者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出现在柳永的作品中,也广泛被后世文人所借鉴和模仿。
因此,若想了解“晓风残月”的来源,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它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