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姻法第24条的相关规定是什么】在婚姻法的修订过程中,关于夫妻共同债务的规定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18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对原《婚姻法》第24条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以更合理地界定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以下是对“新婚姻法第24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新婚姻法第24条的核心内容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结合2018年司法解释),新婚姻法第24条的核心在于明确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标准,强调“共债共签”原则,同时保护非举债配偶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被无辜牵连。
主要原则包括:
1. 共债共签:夫妻共同债务需双方签字或事后追认。
2. 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所需:一方以个人名义举债,但用于家庭日常生活需要的,视为共同债务。
3. 债权人举证责任:债权人需证明该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
4. 排除非法债务:未经对方同意的非法债务,不视为共同债务。
二、新旧对比与核心变化
| 项目 | 旧婚姻法第24条(2001年) | 新婚姻法第24条(2018年司法解释后) |
| 债务认定标准 | 仅凭婚姻关系即可推定为共同债务 | 需证明用于家庭共同生活或经营 |
| 签字要求 | 无明确要求 | 强调“共债共签”原则 |
| 债权人举证责任 | 无需特别举证 | 债权人需承担举证责任 |
| 非举债方权益 | 保护不足 | 更加注重保护非举债方利益 |
| 合法性要求 | 未明确区分合法与非法债务 | 明确排除非法债务 |
三、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1. 签订借款合同时,建议由夫妻双方共同签署,避免因单方签字而产生争议。
2. 债权人应保留相关证据,如转账记录、用途说明等,以证明债务用于家庭共同生活。
3. 非举债方如遇债务纠纷,应及时收集证据并寻求法律帮助,防止被错误追责。
4. 法院在审理时会综合考虑债务性质、用途及双方意愿,确保公平公正。
四、结语
新婚姻法第24条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旨在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及非举债配偶之间的合法权益。通过明确“共债共签”和“用于家庭生活”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认定规则,减少了因债务引发的家庭矛盾和社会纠纷。在日常生活中,夫妻双方应增强法律意识,合理规避风险,保障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