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膜除氧器原理】旋膜除氧器是一种常见的热力除氧设备,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厂、化工企业及锅炉系统中,用于去除给水中的溶解氧及其他气体,防止设备腐蚀和延长使用寿命。其核心原理是通过物理方法将水加热至沸腾状态,并利用气液接触的方式使氧气逸出。
一、旋膜除氧器工作原理总结
旋膜除氧器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除氧:
1. 预热阶段:给水进入除氧器前,先经过预热器或蒸汽加热,提高水温。
2. 旋膜分离:水在进入除氧器后,被均匀分布到旋转的膜盘上,形成薄层水流,增大与蒸汽的接触面积。
3. 蒸汽加热:高温蒸汽从底部进入,与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水温达到饱和温度。
4. 气体逸出:在高温下,水中的溶解氧及其他气体(如CO₂)逐渐逸出,通过排气阀排出。
5. 凝结回收:部分蒸汽在冷凝过程中释放热量,进一步提升水温,提高除氧效率。
该过程充分利用了气体在高温下的溶解度降低特性,实现高效除氧。
二、旋膜除氧器原理对比表
| 项目 | 内容 | 
| 设备名称 | 旋膜除氧器 | 
| 主要功能 | 去除给水中的溶解氧及其他气体 | 
| 工作原理 | 利用蒸汽加热和旋膜分离技术,使气体逸出 | 
| 工作温度 | 接近水的沸点(约100℃以上) | 
| 除氧方式 | 热力除氧 + 气液接触分离 | 
| 优点 | 除氧效率高、运行稳定、适应性强 | 
| 缺点 | 需要较高温度,对系统热源依赖较大 | 
| 应用领域 | 火力发电厂、工业锅炉、化工系统等 | 
三、总结
旋膜除氧器通过旋膜结构和蒸汽加热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提高了气液接触效率,从而提升了除氧效果。其原理简单但技术含量高,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水处理设备之一。合理设计和维护能够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保障系统安全和设备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