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全诗】一、
“烟花三月下扬州”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原诗为:
>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然而,“烟花三月下扬州”并非出自《黄鹤楼》原诗,而是来自另一首广为流传的诗句——唐代诗人孟浩然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名句: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孟浩然前往扬州的情景,画面优美,情感真挚,成为千古传诵的送别名篇。
“烟花三月下扬州”一句,因意境美好、语言凝练,常被单独引用,成为扬州文化的重要符号。它不仅展现了春天扬州的美丽风光,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诗句出处 | 唐代诗人孟浩然《送孟浩然之广陵》 |
| 原诗全文 |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 诗句含义 | 描写送别友人前往扬州,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
| “烟花三月”解释 | 指春日扬州的美景,花团锦簇,烟雾缭绕,象征繁华与诗意。 |
| 诗歌主题 | 送别、思乡、自然景色描写 |
| 诗歌风格 | 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
| 历史影响 | 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之作,广为传诵 |
| 文化意义 | “烟花三月下扬州”成为扬州文化的代表性语句之一 |
三、结语
“烟花三月下扬州”虽非独立成诗,但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最具代表性的句子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美好的向往。在现代,这句话依然被广泛引用,成为描绘扬州春景与离别情感的经典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