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杂诗其五这首诗的意思】《乙亥杂诗》是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共315首,内容广泛,涉及政治、哲学、历史、个人情感等多个方面。其中,“乙亥杂诗其五”是该组诗中的第五首,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而广受关注。
一、诗歌原文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诗歌背景简介
“乙亥”指的是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龚自珍在这一年辞官南归,途中写下这一组诗。本诗写于他离开京城、远离故土之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希望。
三、诗歌意思总结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离京时的景象与心境,抒发了他对国家前途的关切、对自身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象征着奉献与重生的精神。
四、诗歌解析表格
| 诗句 | 释义 | 表达情感/思想 |
| 浩荡离愁白日斜 | 离别的愁绪如潮水般汹涌,太阳西斜,天色渐暗 | 表达诗人离京时的忧伤与不舍 |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手持诗卷,向东而去,仿佛到了天涯海角 | 形容诗人远行之远,心绪之沉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 落花并非无情,而是有情的自然现象 | 暗示事物虽逝,仍有意义 |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落花化为泥土,滋养花朵,使其更加繁茂 | 表达奉献精神与生命循环的哲理 |
五、总结
《乙亥杂诗其五》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抒情诗。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情的深沉感受,也寄托了他对社会、人生乃至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特别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寓意深远,体现了龚自珍对生命价值的独特理解,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的博大胸怀与人文关怀。
这首诗不仅是龚自珍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值得后人反复品味与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