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功和额外功怎么求】在物理学习中,有用功和额外功是力学中常见的概念,尤其在研究机械效率时非常重要。理解这两者的区别与计算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分析各种简单机械的性能。
一、基本概念
- 有用功(W_有用):指在使用机械时,为了达到目的而必须完成的那部分功。例如,用滑轮提升重物时,使重物上升所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 额外功(W_额外):指在使用机械过程中,由于摩擦、机械自重等因素而不得不做的功,这部分功对完成主要任务没有直接帮助。
- 总功(W_总):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为动力作用在机械上的全部功。
二、公式总结
| 概念 | 公式 | 说明 |
| 有用功 | $ W_{有用} = F_{有用} \times s $ | $ F_{有用} $ 是克服目标阻力的力,$ s $ 是物体移动的距离 |
| 额外功 | $ W_{额外} = F_{额外} \times s $ | $ F_{额外} $ 是因摩擦或机械自重产生的阻力 |
| 总功 | $ W_{总} = W_{有用} + W_{额外} $ | 动力作用在机械上的总功 |
三、举例说明
假设你用一个动滑轮将一个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拉力为30N,绳子自由端移动了4m。
- 有用功:$ W_{有用} = 50N \times 2m = 100J $
- 总功:$ W_{总} = 30N \times 4m = 120J $
- 额外功:$ W_{额外} = 120J - 100J = 20J $
这说明在提升物体的过程中,有20J的功是由于滑轮的摩擦和自身重量而消耗的。
四、常见机械中的有用功与额外功
| 机械类型 | 有用功示例 | 额外功来源 |
| 滑轮 | 提升物体所做的功 | 摩擦力、滑轮自重 |
| 斜面 | 将物体沿斜面推上的功 | 摩擦力 |
| 杠杆 | 抬起重物所做的功 | 杠杆自重、摩擦力 |
| 轮轴 | 转动轮轴使物体移动的功 | 轴承摩擦、轮轴自重 |
五、小结
有用功和额外功是分析机械效率的重要依据。通过计算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机械是否高效,从而优化设计或操作方式。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