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龙简介】于成龙(1638年-1707年),字振甲,号如山,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方山县)人,是清朝初期著名的清官、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以清廉自律、勤政爱民著称,被誉为“天下第一清官”。于成龙一生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官至两江总督,是清代历史上极为少见的清官典范。
于成龙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后考中举人,步入仕途。他在任期间,注重民生,惩恶扬善,深受百姓爱戴。他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在民间形成了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
于成龙生平简要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姓名 | 于成龙 |
| 字 | 振甲 |
| 号 | 如山 |
| 出生年份 | 1638年 |
| 去世年份 | 1707年 |
| 籍贯 | 山西永宁州(今山西方山县) |
| 官职 | 两江总督、江苏巡抚等 |
| 著作 | 《于清端公文集》 |
| 特点 | 清廉自律、勤政爱民、执法严明 |
| 历史评价 | “天下第一清官”、“清代第一廉吏” |
于成龙的主要贡献与影响
1. 清廉为官:于成龙在任期间,生活简朴,不贪图富贵,甚至常常将俸禄用于赈济灾民,树立了清官的典范。
2. 治理有方:他在地方任职时,注重民生,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改善百姓生活。
3. 执法公正:他办案公正,敢于得罪权贵,维护法律尊严,深受百姓敬重。
4. 文学成就:于成龙也是一位文学家,留下了不少诗文作品,展现了他的文化修养。
于成龙的历史地位
于成龙不仅是清代官员中的佼佼者,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清官”形象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成为廉政教育的重要素材。在今天,于成龙的精神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激励着人们追求正义、廉洁和为民服务的价值观。
通过了解于成龙的生平与精神,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也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