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攘一鸡的词语解释】“月攘一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意是说一个人每天偷一只鸡,明知这是不对的行为,却不愿意彻底改正,而是以“每月偷一只”的方式逐渐减少错误。这个成语常用来讽刺那些明知错误却不愿彻底改正、抱有侥幸心理的人。
一、词语解释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月攘一鸡 |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 字面意思 | 每月偷一只鸡,表示逐渐减少错误行为 |
| 引申义 | 讽刺人明知错误却不愿彻底改正,抱有侥幸心理 |
| 使用场合 | 批评那些不思进取、知错不改的人 |
| 同义词 | 知错不改、小错不断、得过且过 |
| 反义词 | 知错就改、痛改前非、彻底反省 |
二、成语解析
“月攘一鸡”最早出现在《孟子》中,讲的是一个偷鸡者的故事。有人对他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他回答:“我打算每个月只偷一只鸡,等到明年就不偷了。”这说明他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行为的错误,而是抱着一种“慢慢改”的心态,而不是立即纠正。
这个成语在现代多用于批评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有问题,却不肯立刻改正,反而用“慢慢来”的态度拖延问题的人。它强调的是“及时改正”的重要性,而非“逐步改善”。
三、使用示例
1. 批评他人:
“你总是迟到,这不是小事,不能总想着‘月攘一鸡’,应该立刻改正。”
2. 自我反思:
“我以前做事总是马虎,现在意识到问题,不能再‘月攘一鸡’了,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四、结语
“月攘一鸡”虽源于古代典故,但其寓意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面对错误时不应抱有侥幸心理或拖延心态,而应果断改正,避免小错积累成大患。只有真正认识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不断进步,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