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是什么意思】“趾高气扬”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情傲慢,表现出一种自大和轻视他人的态度。
一、成语解释
| 词语 | 含义 |
| 趾高 | 脚抬得很高,比喻自高自大 |
| 气扬 | 神情得意,显得神气十足 |
整体含义:
形容人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看不起别人的样子。
二、出处与用法
- 出处: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其民之不畏死,何以加焉?……其言也善,其行也骄,趾高气扬。”
- 用法: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过于自信或傲慢,常带有讽刺意味。
- 近义词: 骄傲自满、目中无人、自命不凡
- 反义词: 谦虚谨慎、低调内敛、虚心好学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子 |
| 工作场合 | 他因为一次成功就趾高气扬,对同事指手画脚。 |
| 学习生活 | 小明考试得了第一名,就开始趾高气扬,不再认真复习。 |
| 日常交流 | 有些人总是趾高气扬,让人觉得不舒服。 |
四、总结
“趾高气扬”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那些因一时成功或优势而变得骄傲自大的人。虽然适度的自信是好事,但过度的骄傲往往会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失去他人的尊重。因此,在生活中,保持谦逊和低调,才是更值得提倡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