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称渝州】重庆,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不仅以山城、火锅闻名于世,其历史渊源也十分深厚。早在古代,重庆便有“渝州”这一名称,承载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脉络。
“渝州”是重庆在古代的重要称谓之一,最早可追溯至隋唐时期。随着历史的发展,“渝州”逐渐成为重庆的代称,并在后世的文献和诗词中频繁出现。了解“渝州”的由来及其演变过程,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重庆的历史文化背景。
一、重庆古称“渝州”的来源
“渝”字本意为水名,源于嘉陵江的一条支流——渝水。古代巴渝地区(包括今重庆一带)因水系发达,故得名“渝”。而“州”则是古代行政区划单位,因此“渝州”即指位于渝水流域的州郡。
据《隋书·地理志》记载,隋朝时设渝州,治所在江州(今重庆主城区),这是“渝州”名称首次正式出现在官方文献中。此后,渝州成为重庆地区的行政建制之一,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虽名称有所变化,但“渝州”这一称呼始终被保留下来,成为重庆历史的重要符号。
二、“渝州”在不同朝代的演变
| 朝代 | 名称 | 备注 |
| 隋朝 | 渝州 | 初设,治所江州 |
| 唐朝 | 渝州 | 沿用,后改为涪州 |
| 宋朝 | 渝州 | 又称夔州路 |
| 元朝 | 重庆路 | “渝州”不再作为正式名称 |
| 明朝 | 重庆府 | 正式定名“重庆”,“渝州”逐渐淡出 |
| 清朝 | 重庆府 | “渝州”仍为民间常用称呼 |
从表格可见,“渝州”虽在不同朝代有变化,但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尤其在唐代,渝州一度成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军事与经济中心,对巴蜀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作用。
三、“渝州”文化意义
“渝州”不仅是地理名称,更是文化象征。它承载了重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语言习惯以及地方风俗。许多古代诗人如杜甫、白居易等,在游历巴渝之地时,都曾写下与“渝州”相关的诗句,进一步丰富了重庆的文化内涵。
此外,“渝州”也成为现代重庆人自豪的来源之一。如今,重庆市政府在一些官方场合仍会使用“渝州”这一名称,如“渝州大学”“渝州宾馆”等,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四、总结
“重庆古称渝州”不仅是一个历史事实,更是一种文化认同。从隋唐时期的设立,到明清时期的演变,“渝州”见证了重庆从边陲小城发展为西南重镇的全过程。尽管“渝州”不再是正式行政名称,但它依然活跃在人们的记忆与语言中,成为重庆独特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渝州”的历史,我们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重庆的过去,也能更好地珍惜它的现在与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