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白居易赏析】《自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自题诗,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对人生、仕途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不仅是白居易个人心境的真实写照,也反映了他晚年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一、
《自咏》通过简短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和对生活态度的转变。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体现了白居易“中隐”思想的核心——在仕与隐之间寻求平衡,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二、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句 | 赏析 |
| 自爱残眠醒,长吟独坐时 | 表现诗人独自一人,醒来后思绪万千,常有感而发。 |
| 窗前月色静,竹下鸟声迟 | 描绘出一个安静、清幽的环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
| 惆怅尘中客,风流地上枝 | 以“尘中客”自喻,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地上枝”则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自由。 |
| 非关闲气味,不是旧心期 | 强调自己并非因闲适而隐退,而是出于内心真正的追求与选择。 |
三、主题分析
《自咏》的主题围绕“自我审视”与“人生选择”展开。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并未直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而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他不再执着于功名利禄,转而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安宁。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质朴自然:全诗用词平实,无雕琢之痕,体现出白居易一贯的“通俗易懂”的风格。
2. 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3. 情感真挚:诗人直抒胸臆,情感表露无遗,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五、结语
《自咏》虽篇幅不长,但内涵丰富,充分展现了白居易晚年的心境与思想。它不仅是一首自咏诗,更是一部心灵的自传,反映了诗人从入世到出世的心理转变,也体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至今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成为研究白居易思想的重要文本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