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啼血指的是什么意思】“杜鹃啼血”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极度悲伤、哀痛的情绪。它源于古代的传说和文学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下面将从含义、来源、文化象征及现代用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含义总结
“杜鹃啼血”字面意思是杜鹃鸟在啼叫时会流出血来,实际上是一种比喻,用来表达极度的悲痛、哀伤或对某人、某事的深切思念。这种情绪往往带有悲剧性色彩,常见于诗词、文学作品中。
二、来源与传说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源自中国古代神话和文学典故,最早见于《庄子》等古籍 |
传说内容 | 传说杜鹃鸟是古蜀国君主望帝的化身,因亡国之痛而日夜啼哭,泪尽而泣血,最终化为杜鹃鸟 |
文学引用 | 李白、李商隐等诗人都曾用此意象表达哀思 |
三、文化象征
方面 | 含义 |
悲伤 | 表达深切的哀痛与绝望 |
思念 | 常用于表达对逝去亲人、故土的怀念 |
忠贞 | 在某些故事中也象征忠贞不渝的情感 |
悲剧色彩 | 多用于描写命运多舛、人生无常的情节 |
四、现代用法
场景 | 举例 |
诗歌 | “杜鹃啼血猿哀鸣”——李白《蜀道难》 |
小说 | 描述人物内心痛苦时常用此词 |
日常语言 | 形容极度伤心、难以承受的痛苦 |
电影/影视 | 用于渲染悲伤氛围 |
五、相关诗句
作者 | 诗句 | 出处 |
李白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商隐 |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锦瑟》 |
白居易 |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 《琵琶行》 |
六、总结
“杜鹃啼血”不仅是一个文学意象,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承载着古人对生命、爱情、国家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悲情与忠诚的审美追求。在现代语境中,它依然被广泛使用,表达人们内心深处的哀伤与无奈。
表:杜鹃啼血含义一览表
项目 | 内容 |
含义 | 形容极度悲伤、哀痛或深切思念 |
来源 | 古代神话与文学典故 |
象征 | 悲伤、忠贞、悲剧命运 |
用法 | 多用于文学、诗词、影视等艺术表达 |
代表诗句 | 李白、李商隐、白居易等人的作品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杜鹃啼血”不仅是文字上的表达,更是情感与文化的融合。它的存在让我们的语言更加丰富,也让悲伤有了更深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