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解释成语雪上加霜】“雪上加霜”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在已经不好的情况下,又发生了更糟糕的事情,使情况更加恶化。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在已经覆盖一层雪的山上再撒上一层霜,使原本就寒冷的环境变得更加严酷。
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雪 | 指已有的困难或坏境况 |
上加霜 | 表示在已有基础上又增加了更坏的情况 |
成语来源
“雪上加霜”最早出自《庄子·秋水》:“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斯在下,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雪上加霜”,但后人借用这一比喻,形成了今天的成语,用于形容困境叠加、事态恶化的情形。
使用场景
- 在生活中遇到连续的挫折时使用。
- 描述某人本已处境艰难,却又遭遇新的打击。
- 常见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
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火上浇油、雪中送炭(反义) |
反义词 | 如鱼得水、锦上添花 |
示例句子
1. 他刚失业,家里又生病,真是雪上加霜。
2. 这次考试没考好,再加上被老师批评,简直是雪上加霜。
3. 公司本来经营困难,现在又遇上经济危机,真是雪上加霜。
总结
“雪上加霜”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来描述在已有困难的基础上又遭遇新的打击,使情况更加糟糕。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也在实际生活中广泛使用,帮助人们更准确地传达情感和情境。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来源、用法以及相关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在写作和交流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