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脐莫及是什么意思】“噬脐莫及”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谋及庶人,谋及卿士,谋及国人,谋及神明。其不义也,虽成必败。噬脐莫及。”原意是说,一个人如果做了坏事,到后来想要后悔或弥补,已经来不及了,就像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根本够不到。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发生,再想挽回也无能为力,强调后果的不可逆转性。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噬脐莫及 |
拼音 | shì qí mò jí |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含义 | 指事情已成定局,后悔或补救都来不及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事态发展的无奈或遗憾 |
近义词 | 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
反义词 |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例句 |
个人失误 | 他因一时冲动犯下大错,事后才意识到噬脐莫及。 |
企业管理 | 公司决策失误,导致市场失守,如今噬脐莫及。 |
国家政策 | 某项政策实施后造成严重后果,政府对此感到噬脐莫及。 |
三、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噬脐莫及”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生中很多选择一旦做出,就无法回头。因此,人们在做决定时应更加谨慎,避免因一时疏忽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面对问题时,要尽早采取行动,而不是等到事情无法挽回时才追悔莫及。
四、总结
“噬脐莫及”是一个具有深刻寓意的成语,强调了事情的不可逆性和行动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以此为鉴,谨慎行事,避免陷入“噬脐莫及”的境地。
总结要点 | 内容 |
成语含义 | 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
使用场合 | 表达对结果的无奈或遗憾 |
文化意义 | 提醒人们做事要慎重,及时应对 |
适用对象 | 适用于个人、企业、国家等多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