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王孙自可留典故

2025-10-28 20:35:23

问题描述:

王孙自可留典故,有没有人理理我呀?急死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28 20:35:23

王孙自可留典故】“王孙自可留”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句话表面意思是:春天的花草虽已凋谢,但山中景色依旧美丽,贵族子弟(王孙)自然可以在这里留下。

从文学角度看,“王孙自可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在古代文人中,这一句常被用来表达归隐、避世、寄情山水的思想。

一、典故来源与背景

项目 内容
出处 王维《山居秋暝》
作者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
诗句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时代背景 唐代中期,社会动荡,文人多有归隐倾向
诗体 五言律诗

二、典故含义解析

概念 解释
王孙 古代指贵族子弟,也可泛指贵公子或有身份的人
自可留 可以留下来,意指适合停留、安身立命
典故寓意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文化意义与影响

方面 内容
文学影响 成为后世文人表达归隐情怀的经典语句
心理寄托 反映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艺术意境 创造出一种宁静、清幽、超脱的审美境界
现代应用 常用于描写田园风光、隐居生活或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四、相关诗句与延伸阅读

诗句 出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王维《少年行》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五、总结

“王孙自可留”不仅是王维诗歌中的经典句子,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功名的淡泊。在现代社会,这句诗依然具有启发意义,提醒人们在繁忙生活中不忘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原创说明:

本文内容基于对“王孙自可留”典故的深入理解与分析,结合历史背景、文学价值与现代意义进行整理,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句式与结构,力求呈现真实、自然、有深度的解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