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位公差符号大全】在机械制造与工程设计中,形位公差是保证零件几何精度的重要手段。形位公差用于控制零件的形状、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确保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满足功能要求。为了便于识别和应用,国际标准(如ISO)和国家标准(如GB)对各种形位公差符号进行了统一规定。以下是对常见形位公差符号的总结。
一、形位公差分类概述
形位公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形状公差:控制单一要素的形状误差,如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
2. 位置公差:控制要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等。
3. 方向公差:控制要素的方向偏差,如倾斜度、角度等。
4. 跳动公差:控制旋转体的跳动量,如圆跳动、全跳动等。
二、常见形位公差符号及说明
以下为常见的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含义和用途:
| 公差类别 | 符号 | 名称 | 说明 | 
| 形状公差 | ⌒ | 直线度 | 控制直线要素的弯曲程度 | 
| 形状公差 | □ | 平面度 | 控制平面要素的平整程度 | 
| 形状公差 | ⊙ | 圆度 | 控制圆形截面的圆整程度 | 
| 形状公差 | ◎ | 圆柱度 | 控制圆柱面的形状误差 | 
| 形状公差 | ∠ | 线轮廓度 | 控制曲线轮廓的形状误差 | 
| 形状公差 | ○ | 面轮廓度 | 控制曲面轮廓的形状误差 | 
| 方向公差 | ∥ | 平行度 | 控制两要素之间的平行关系 | 
| 方向公差 | ⊥ | 垂直度 | 控制两要素之间的垂直关系 | 
| 方向公差 | ∠ | 倾斜度 | 控制两要素之间的倾斜角度 | 
| 位置公差 | ⊥ | 同轴度 | 控制两个轴线的重合程度 | 
| 位置公差 | ∥ | 对称度 | 控制对称要素的对称性 | 
| 位置公差 | ⊕ | 位置度 | 控制点、线、面的位置偏差 | 
| 跳动公差 | ↻ | 圆跳动 | 控制旋转体的径向或端面跳动 | 
| 跳动公差 | ↺ | 全跳动 | 控制旋转体的整体跳动 | 
三、形位公差的应用建议
1. 合理选择公差等级:根据零件的功能要求和加工能力选择合适的公差等级。
2. 标注清晰明确:在图纸上应准确标注公差符号、数值和基准要素。
3. 结合基准使用:形位公差通常需要配合基准要素一起使用,以确保控制效果。
4. 注意公差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公差之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需综合考虑。
四、结语
形位公差符号是工程图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符号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常见形位公差符号及其应用方法,有助于工程师在设计、制造和检验过程中更加精准地控制零件的几何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