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常识 >

一鼓作气是出自论语或孟子的吗

2025-11-03 10:46:27

问题描述:

一鼓作气是出自论语或孟子的吗,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0:46:27

一鼓作气是出自论语或孟子的吗】“一鼓作气”是一个常用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做事时要趁势而为、一气呵成。但很多人对这个成语的出处并不清楚,尤其会误以为它出自《论语》或《孟子》。其实,“一鼓作气”最早并非出自这两部经典,而是来自《左传》。

“一鼓作气”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左传·庄公十年》中关于“长勺之战”的记载。原文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意思是说,在战斗中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最盛,第二次就减弱了,第三次就耗尽了。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比喻做事要抓住时机,一鼓作气完成。

《论语》和《孟子》是儒家的重要经典,虽然它们在思想上对后世影响深远,但“一鼓作气”并不是出自这两本书。因此,将“一鼓作气”归为《论语》或《孟子》的出处是不准确的。

表格对比:

项目 内容说明
成语名称 一鼓作气
出处 《左传·庄公十年》
原文句子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者 左丘明(《左传》作者)
相关典故 长勺之战(齐鲁之战),齐国与鲁国交战,曹刿助鲁国以弱胜强。
是否出自《论语》
是否出自《孟子》
现代用法 比喻做事要抓住时机,一气呵成。

结语:

“一鼓作气”虽常见,但其出处并不在《论语》或《孟子》,而是更早的《左传》。了解成语的正确来源,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文化背景。在学习古文或引用成语时,应注重考据,避免误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