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是啥意思】“一丝不苟”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做事非常认真、细致,丝毫不马虎。这个成语源于古代对书法和绘画的严谨态度,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等多个领域。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含义 |
| 一丝 | 指极小的细线,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
| 不苟 | 不随便、不马虎 |
整体含义:形容做事认真细致,连最微小的地方也不放过,态度极其严谨。
二、来源与演变
“一丝不苟”最早出自明代画家徐渭的《题自画联》:“款款之笔,一丝不苟。”原意是指作画时用笔非常谨慎,不敢有丝毫疏忽。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用来形容人做事的态度。
三、使用场景
| 场景 | 应用示例 |
| 工作中 | 他对待项目总是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 |
| 学习中 | 她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
| 生活中 | 老师要求作业要写得一丝不苟,不能潦草。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谨小慎微 |
| 反义词 | 马马虎虎、粗心大意、敷衍了事 |
五、总结
“一丝不苟”是一个表达严谨态度的成语,强调在做事时要细心、认真,不容许任何疏漏。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责任感,也反映了其专业精神和道德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效率、减少错误,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态度。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可参考《现代汉语词典》或《成语故事大全》等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