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遣冯唐典故】“何日遣冯唐”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是汉文帝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后被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该典故不仅蕴含着对贤才的渴望,也体现了古代君臣之间的政治智慧与情感寄托。
一、典故来源与背景
“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源于汉文帝与冯唐之间的对话。当时,魏尚因守边有功却被削职,冯唐直言进谏,指出朝廷执法过严,不应因小过而责备忠臣。汉文帝听后深感惭愧,于是派冯唐去赦免魏尚,并恢复其官职。
这一事件展现了冯唐敢于直谏、不畏权贵的精神,也反映了汉文帝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品质。
二、典故含义与引申意义
1. 对贤才的渴求
“何日遣冯唐”表达了对像冯唐这样敢于直言、有识之士的渴望,象征着对正直官员的期待。
2. 对公正与公平的呼唤
冯唐为魏尚鸣不平,说明了对制度公正性的关注,体现了对“法不阿贵”的追求。
3. 对明君的期许
汉文帝接受建议并改正错误,说明一个好君主应具备虚心纳谏、知人善任的能力。
三、文学中的运用与影响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词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虽有报国之志,却无施展之机的无奈与渴望。此句也成为后世表达壮志未酬、希望得到重用的经典语句。
四、总结与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 |
| 典故出处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 出现人物 | 冯唐、魏尚、汉文帝 |
| 核心事件 | 冯唐为魏尚辩护,汉文帝采纳建议,恢复魏尚官职 |
| 典故含义 | 对贤才的渴求、对公正的呼唤、对明君的期许 |
| 文学引用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
| 延伸意义 | 表达怀才不遇、渴望被赏识的情感 |
通过“何日遣冯唐”这一典故,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段历史佳话,更感受到古人对于忠诚、公正与智慧的追求。它跨越时空,至今仍引发人们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