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不暇的暇什么意思】“应接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繁多、接连不断,让人来不及应付。其中,“暇”字是这个成语的关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意思。
一、
“应接不暇”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欲,如水之就下,不可逆也;民之从化,若风之随声,不可止也。故圣人之治,莫不务其本而慎其末,以安其民,以顺其心。然则虽有应接不暇之事,而不失其道也。”这里的“暇”指的是空闲、时间。
在现代汉语中,“暇”通常表示“空闲、时间”,与“忙”相对。因此,“应接不暇”中的“暇”就是指“空闲的时间”。整句成语的意思是: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去应对,形容事务繁杂,应接不暇。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出处 | 用法示例 |
| 应接不暇 | yìng jiē bù xiá | 形容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应付 | 《后汉书·王符传》 | 近年来公司业务发展迅速,应接不暇。 |
| 暇 | xiá | 空闲、时间 | 古代文献 | 他每天工作繁忙,几乎没有一点暇时间。 |
三、拓展说明
“应接不暇”常用于描述一种忙碌的状态,比如:
- 商场开业期间,顾客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应接不暇。
- 新产品发布后,客户咨询不断,客服人员应接不暇。
需要注意的是,“应接不暇”强调的是“应付不过来”的状态,而不是“没有时间休息”。如果想表达“没时间休息”,可以用“无暇顾及”。
四、结语
“应接不暇”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成语,尤其在描述繁忙场景时使用频繁。理解“暇”的意思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成语的整体含义。在日常写作和交流中,正确使用这类成语可以提升语言的表达力和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