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鞞鼓的意思是什么】“渔阳鞞鼓”是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语,常出现在古诗词或文学作品中。它不仅指一种古代的乐器,还承载着一定的历史典故和情感色彩。以下是对“渔阳鞞鼓”的详细解释。
一、
“渔阳鞞鼓”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里的“渔阳”指的是唐代的一个地方(今北京一带),“鞞鼓”是一种古代的打击乐器,形状类似小鼓,通常用于军中或乐舞表演。
在诗中,“渔阳鞞鼓”象征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的重要转折点。因此,“渔阳鞞鼓”不仅是音乐符号,更是一个历史事件的代称,带有浓厚的悲怆与警示意味。
二、表格形式总结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出处 | 唐代白居易《长恨歌》 |
| 词义 | “渔阳”为地名,“鞞鼓”为古代打击乐器,合起来指军中鼓声或战乱信号 |
| 文化内涵 | 象征安史之乱的爆发,代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 |
| 诗歌作用 | 在《长恨歌》中用来渲染战乱带来的动荡与悲剧氛围 |
| 现代引申义 | 常被用来比喻突发事件、灾难或历史变革的开端 |
| 情感色彩 | 带有悲壮、哀伤、警示等复杂情绪 |
三、结语
“渔阳鞞鼓”虽然字面看似简单,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不仅是古代音乐文化的体现,更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了解这一词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学中的情感表达与历史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