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俱焚基础意思】“玉石俱焚”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在某种极端情况下,无论好坏、贵贱都一同毁灭。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典故,具有深刻的寓意和警示意义。
一、基础意思总结
“玉石俱焚”字面意思是“美玉和石头一起被烧毁”,比喻在灾难或冲突中,好人和坏人、有价值的东西和无价值的东西都被毁灭,没有幸免之理。它强调的是整体性的破坏,而非个体的牺牲。
这个成语多用于描述社会动荡、战争、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中,人们无法区分善恶、优劣,最终共同承受后果的情景。
二、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玉石俱焚 |
| 拼音 | yù shí jù fén |
| 出处 | 《尚书·盘庚上》:“若涉春冰,其危甚于履虎尾,是故君子慎之。如山之高,如水之深,如火之烈,如金之坚,玉石俱焚。” |
| 基本含义 | 在灾难或冲突中,所有事物(包括好的和坏的)都被毁灭,没有幸免。 |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整体性毁灭,强调不分善恶、好坏的结局。 |
| 近义词 | 同归于尽、玉石同焚、共赴黄泉 |
| 反义词 | 保全性命、独善其身、分清是非 |
| 使用场景 | 描述战争、灾难、社会动荡等极端情况下的结果。 |
三、引申意义
“玉石俱焚”不仅用于描述物理上的毁灭,也常用来比喻道德、理想、制度等方面的崩塌。例如,在一个腐败严重的社会中,无论是清廉的官员还是腐败分子,都可能因系统崩溃而受到牵连。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危机时,应尽量避免盲目行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使用示例
1. 历史背景:明末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许多良田与豪宅一同被战火摧毁,真是“玉石俱焚”。
2. 现代语境:公司内部管理混乱,员工和管理层都可能因制度崩溃而失去工作,这也是一种“玉石俱焚”的现象。
五、结语
“玉石俱焚”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危机时,要理性判断、谨慎应对,避免因一时冲动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时,它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不可避免的悲剧性——当灾难来临时,往往没有真正的幸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