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现在叫什么区】闸北区是上海市曾经的一个行政区,位于上海的北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行政区划的调整,闸北区在2015年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合并与更名。本文将对闸北区的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变化过程。
一、闸北区的历史背景
闸北区始建于1914年,最初为上海的一个老城区,曾是上海的重要工业和商业中心之一。由于历史原因,闸北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独立存在的行政区。然而,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了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政效率,上海市政府决定对部分行政区进行合并调整。
二、闸北区的现状
2015年,上海市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区划调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闸北区与静安区的合并。此次调整后,原闸北区的区域被并入新的静安区,成为其一部分。
这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讲,“闸北区”这一名称已不再存在,其辖区已被整合进新的静安区中。
三、闸北区更名前后对比(表格)
| 项目 | 原闸北区 | 新静安区 |
| 成立时间 | 1914年 | 2015年(由原闸北区与原静安区合并) |
| 所属上级行政区 | 上海市 | 上海市 |
| 面积 | 约37平方公里 | 约16.5平方公里(原静安区) + 原闸北区面积 |
| 人口 | 约80万 | 约120万(合并后) |
| 行政中心 | 原闸北区政府所在地 | 静安区人民政府(现址) |
| 主要功能 | 工业、商业、居住 | 综合型城区,经济、文化、商业中心 |
| 名称变更 | 保留原名至2015年 | 合并后更名为“静安区” |
四、总结
闸北区作为上海的一个老城区,在2015年与静安区合并后,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原来的闸北区域已成为新静安区的一部分,继续发挥着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虽然“闸北区”的名称不再使用,但其历史和文化影响仍然深远。
如您需要了解更详细的行政区划信息或相关历史沿革,建议查阅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或官方发布的行政区划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