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白居易原文及翻译】《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全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被誉为“古今长篇歌行之冠”。以下为《长恨歌》的原文及翻译,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文章总结
《长恨歌》通过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既有帝王与妃子之间的深情厚意,也有因安史之乱带来的国破家亡之痛。白居易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借古讽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性的复杂。
全诗分为几个部分:从两人初遇、恩爱,到马嵬驿之变、杨贵妃之死,再到唐玄宗的思念与幻境中的重逢。结构紧凑,情感起伏跌宕,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二、原文及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汉家皇帝(指唐玄宗)沉迷美色,想要倾倒全国,统治多年却未能如愿。 |
|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 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住在深宫中,无人知晓她的美貌。 |
|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她天生美丽,难以隐藏,一天被选入宫中,成为皇帝的宠妃。 |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她回头一笑,百般娇媚,使得后宫所有女子都黯然失色。 |
|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 春天寒冷,皇帝赐她沐浴于华清池,温泉水滑润如脂。 |
|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 她被侍女扶起,娇弱无力,这正是她刚受恩宠的时候。 |
|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 她乌黑的头发戴着金饰,面容如芙蓉,春夜温暖而甜蜜。 |
|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 春夜短暂,太阳升起后,皇帝便不再上朝。 |
|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守。 | 陪伴皇帝娱乐、宴会,没有空闲,春天也只陪着皇帝游玩。 |
|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烟。 | 在金屋中打扮得娇艳,夜晚陪伴皇帝;在玉楼上宴饮后,醉醺醺地归去。 |
|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 她的兄弟姐妹都封侯受赏,门庭荣耀,光彩照人。 |
|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 于是天下父母都希望生个女儿,而不看重儿子。 |
|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 渔阳的战鼓震动大地,打破了《霓裳羽衣曲》的歌舞。 |
|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 京城陷入战火,皇帝带着千军万马向西南逃亡。 |
| 西出都门百余里,踌躇欲行还止。 | 西出京城百余里,犹豫着要走又停下。 |
|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 在马嵬坡下的泥土中,只看到她空留的尸体。 |
|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 君臣相对哭泣,泪湿衣襟,向东望着都城,任马自行回去。 |
|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 回到宫中,池苑依旧,太液池的芙蓉、未央宫的柳树依然如故。 |
|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 芙蓉像她的脸,柳条像她的眉,面对此景怎能不落泪? |
|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 春风吹开桃花李花,秋雨打落梧桐叶子。 |
|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 西宫南内长满秋草,落叶满阶,无人打扫。 |
|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 梨园的乐师白发增多,椒房的宫女也已衰老。 |
|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 夜晚宫殿中萤火虫飞舞,思绪深远,孤灯挑尽仍难入眠。 |
|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 钟鼓声慢慢响起,长夜迟迟未尽,星辰渐暗,天将破晓。 |
|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梦不成。 | 鸳鸯瓦上结满霜花,翡翠被冰冷,梦境无法成真。 |
|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 分别时殷切地托人带话,话语中有誓言,彼此心知。 |
|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 七月七日的长生殿,深夜无人时,二人私下对话。 |
|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在天上愿做比翼双飞的鸟,在地上愿为并生的树枝。 |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天地终有尽头,但这份遗憾却永无止境。 |
三、总结
《长恨歌》不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幅历史画卷。它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描写,展现了盛唐由盛转衰的过程,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爱情永恒的深刻思考。诗中语言华丽,情感真挚,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