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辛说楚襄王原文及翻译】一、
《庄辛说楚襄王》是《战国策》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庄辛劝谏楚襄王的故事。通过庄辛的劝谏,说明了君主应当居安思危、听取忠言的道理。文章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庄辛以“亡羊补牢,犹未为晚”为引子,指出楚襄王沉迷享乐、忽视朝政的弊端,并用“蜻蜓、黄雀、螳螂、蝉”的比喻,揭示出事物之间相互依存、因果相连的关系,警示楚襄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原文 | 翻译 |
| 庄辛说楚襄王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庄辛对楚襄王说:“我听人说过一句话:‘看到兔子才去追赶狗,还不算太晚;丢了羊才去修补羊圈,也不算太迟。’ |
| 臣愿大王之察之也。” | 我希望大王能够明察这件事。 |
| 王曰:“诺。” | 楚襄王说:“好。” |
| 居数月,淫于酒色,不顾国事。 | 过了几个月后,楚襄王沉溺于酒色之中,不关心国家大事。 |
| 庄辛复见曰:“臣请为大王言之。” | 庄辛再次进见,说:“请允许我为大王讲讲这件事。” |
| “今者臣来,见于东方,有蜻蜓其前,而不见其后,有黄雀在其后,而不知其前;有螳螂在其后,而不知其前;有蝉在树上,而不知其后。 | “今天我来到东方,看见一只蜻蜓在前面飞,却看不见后面;有一只黄雀在它后面,却不知道前面;有一只螳螂在它后面,却不知道前面;有一只蝉在树上,却不知道后面。 |
| 蝉方得意于高树之上,而不自知其将死也。 | 蝉在高高的树上得意洋洋,却不自知自己即将死去。 |
| 黄雀循其后,欲食其肉,而不自知其将死也。 | 黄雀跟在后面,想要吃它的肉,却不自知自己也将死去。 |
| 螳螂伺其后,欲食其肉,而不自知其将死也。 | 螳螂躲在后面,想要吃它的肉,却不自知自己也将死去。 |
| 蜻蜓视其后,欲食其肉,而不自知其将死也。 | 蜻蜓看着后面,想要吃它的肉,却不自知自己也将死去。 |
| 是以君子见可欲,必虑其所终;见可乐,必思其所患。 | 所以,君子看到可以追求的东西,一定要考虑到最终的结果;看到可以快乐的事情,一定要想到可能带来的祸患。 |
| 大王之事,亦若是矣。” | 大王您现在的情况,也就像这样啊。” |
| 王曰:“善。” | 楚襄王说:“好。” |
| 遂复国。 | 于是国家恢复了秩序。 |
三、文章启示
《庄辛说楚襄王》不仅是一则历史故事,更是一则深刻的寓言。它告诉我们:
- 居安思危:即使在顺境中,也要保持警惕,不可一味沉溺于享乐。
- 听取忠言:君主应虚心接受贤臣的建议,避免因偏听偏信而误国。
- 远见卓识:要能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忽视潜在风险。
庄辛的智慧和远见,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