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委蛇是什么意思虚与委蛇的解释】“虚与委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应帝王》:“壶子曰:‘吾与之虚而委蛇,不知其谁何。’”原意是形容人表面上随和、敷衍,实际上内心另有想法,是一种表面应付、不认真对待的态度。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人际交往中,对他人不真诚,只是敷衍了事,或者为了应付场面而做出一些表面的回应,实则并不真心配合或认同。
一、说明
“虚与委蛇”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表示对人或事态度不认真,只做表面功夫,没有诚意。它强调的是“虚”(虚假)和“委蛇”(敷衍、应对),合起来就是“假意应对、不认真对待”。
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多用于批评那些在工作中或生活中表现得非常客气、表面配合,但实际上并不真正投入或支持的行为。
二、表格形式展示
| 词语 | 虚与委蛇 |
| 拼音 | xū yǔ wēi yí |
| 出处 | 《庄子·应帝王》 |
| 释义 | 表面上敷衍、应付,实际上不真诚或不认真对待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的不诚态度,如工作、人际交往等 |
| 近义词 | 敷衍了事、虚情假意、阳奉阴违 |
| 反义词 | 真心实意、坦诚相见、全力以赴 |
| 例句 | 他对这件事只是虚与委蛇,根本没有真正参与进来。 |
三、使用建议
“虚与委蛇”虽然是一个比较文雅的成语,但在日常交流中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让人觉得过于刻薄或生硬。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中,可以适当使用,以增强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结语
“虚与委蛇”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保持真诚和尊重才是长久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