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原文及翻译夜书所见古诗】一、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梧桐”、“灯火”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寂静而略带凄凉的秋夜图景,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本文将从原文、白话翻译、诗句解析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并辅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 诗句 | 原文 | 白话翻译 |
| 第一句 |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梧桐树叶沙沙作响,送来阵阵寒意 |
| 第二句 | 家家乞巧望秋月 | 家家户户都在仰望秋天的月亮 |
| 第三句 | 知有儿童挑促织 | 知道有孩子在捉蟋蟀 |
| 第四句 | 夜深篱落一灯明 | 深夜时,篱笆边有一盏灯火明亮 |
三、诗句解析
1. “萧萧梧叶送寒声”
这一句描绘了秋夜的风声和落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2. “家家乞巧望秋月”
“乞巧”是古代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人们在这一天向天上的织女星祈求技艺高超。此句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人间温暖的怀念。
3. “知有儿童挑促织”
“挑促织”指的是捉蟋蟀,这是儿童在夏秋之交常玩的游戏。这一细节表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童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童年回忆的追忆。
4. “夜深篱落一灯明”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深夜里,篱笆旁有一盏微弱的灯光,象征着家庭的温暖和希望,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四、整体感受
《夜书所见》虽短小精悍,但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对生活细节的细腻捕捉。诗中既有秋夜的清冷,也有人间的温情,体现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时对故土的无限眷恋。
五、结语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写实,更是对人生情感的深刻表达。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情感共鸣上,《夜书所见》都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叶绍翁的其他作品或相关历史背景,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