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什么】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史书的编纂一直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其中,“断代史”是一种按朝代划分、系统记录某一朝代历史的史书体例。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究竟是哪一部呢?以下将通过和表格的形式,为大家清晰呈现这一问题的答案。
一、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汉书》。这部史书由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所著,成书于公元100年左右。《汉书》全书共120篇,分为本纪、表、志、列传四部分,详细记载了西汉从高祖刘邦至王莽新朝灭亡期间的历史,时间跨度约230年。
《汉书》与《史记》并称为“史汉”,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里程碑。相比《史记》的通史体例,《汉书》开创了断代史的先河,为后世史书的编纂提供了范式。它不仅在内容上更加严谨,而且在体例上也更为规范,对后来的《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汉书》在语言风格、史料选择、人物评价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成为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表格展示
| 项目 | 内容说明 |
| 史书名称 | 《汉书》 |
| 作者 | 班固(东汉) |
| 成书时间 | 公元100年左右(东汉时期) |
| 体例 | 断代史(按朝代划分) |
| 记载范围 | 西汉从高祖刘邦至王莽新朝灭亡(约230年) |
| 结构 | 本纪、表、志、列传四部分 |
| 历史地位 | 中国第一部断代史,与《史记》并称“史汉”,对后世史书影响深远 |
| 特点 | 体例严谨、语言规范、史料详实、人物评价客观 |
三、结语
《汉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也在文学、语言、政治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史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了解《汉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