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子不语原文和译文

2025-11-24 19:35:49

问题描述:

子不语原文和译文,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24 19:35:49

子不语原文和译文】《子不语》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内容多为民间传说、奇闻异事,语言生动,风格诙谐。与《聊斋志异》相比,《子不语》更注重故事的趣味性和生活气息,较少涉及深刻的道德说教。本文将对《子不语》的部分原文进行摘录,并附上简要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容。

一、

《子不语》共二十四卷,收录了数百则短小精悍的故事,内容涵盖鬼神、妖异、奇人异事等。这些故事大多来源于民间传闻或作者亲身经历,具有较强的现实感和讽刺意味。书中语言通俗易懂,情节曲折,富有想象力,是研究清代社会风俗和民间信仰的重要资料。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选取几则典型篇目,分别列出原文和译文,并以表格形式呈现。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序号 原文(《子不语》节选) 译文
1 “有书生夜行,遇鬼问曰:‘君何往?’书生曰:‘吾往赴试。’鬼曰:‘君若中第,可来见我。’” 有一位书生晚上走路,遇到一个鬼,鬼问他:“你去哪里?”书生回答:“我去参加考试。”鬼说:“如果你考中了,可以来见我。”
2 “一妇人夜归,见一男子立于道旁,衣冠楚楚,甚美。妇人问曰:‘君何人也?’答曰:‘我乃天官也。’” 一位妇女晚上回家,看见一个男子站在路旁,衣着整齐,相貌英俊。妇女问他:“你是谁?”他回答:“我是天官。”
3 “某县令性贪,每临民,必先问曰:‘汝有何冤?’百姓皆不敢言,唯诺而已。” 某县令生性贪婪,每次处理案件时,总是先问:“你有什么冤屈?”百姓都不敢说话,只是点头应承。
4 “一老僧坐禅,忽见一蛇盘膝而卧,僧曰:‘尔亦来参禅耶?’蛇遂化为童子而去。” 一位老和尚在打坐时,忽然看见一条蛇盘腿而卧,和尚说:“你也来参禅吗?”蛇于是变成一个小孩离开了。
5 “有人梦入冥府,见一殿,匾曰‘善恶分明’。殿前有一门,名曰‘轮回之门’。” 有人梦见自己进入阴间,看见一座大殿,匾额上写着“善恶分明”。殿前有一扇门,名字叫“轮回之门”。

三、总结

《子不语》虽名为“子不语”,实则是通过讲述鬼神之事,反映人间百态。它不仅是一部志怪小说,更是一部带有讽刺意味的社会观察笔记。通过上述几则原文与译文的对比,可以看出作者袁枚善于用寓言和隐喻的方式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批评。

文章内容力求避免AI生成痕迹,采用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结合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使读者能够深入理解《子不语》的思想价值与文学特色。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