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日默而之学而不厌的意思是什么】一、说明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是孔子对自己学习与教育态度的自我评价。其中,“默而识之”意为默默地记住所学内容;“学而不厌”表示学习从不感到厌倦;“诲人不倦”则是指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这三句话体现了孔子对学习的态度、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教育的责任感。他强调学习应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应因困难或重复而放弃;同时,作为教师,也应具备耐心和责任感,不断传授知识。
二、表格形式展示答案
| 原文句子 | 释义 | 深层含义 |
| 子曰 | 孔子说 | 引出孔子的观点,表明这是他的自我评价 |
| 默而识之 | 默默地记在心里 | 强调学习过程中注重内化,而非表面记忆 |
| 学而不厌 | 学习而不感到厌倦 | 表达对知识的持续追求,强调学习应持之以恒 |
| 诲人不倦 | 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 体现孔子作为老师的敬业精神,强调教育应有耐心和责任感 |
| 何有于我哉 | 我有什么呢?(自谦) | 表达孔子对自身修养的谦逊态度,虽有成就仍不自满 |
三、结语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不仅是孔子的学习态度,也是他对教育者的期许。它提醒我们,在求知的路上要保持谦虚与坚持,对待教学要有耐心与责任。这种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