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答李翊书原文及翻译

2025-09-13 00:35:51

问题描述:

答李翊书原文及翻译!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00:35:51

答李翊书原文及翻译】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其文章风格雄浑有力,语言精炼。《答李翊书》是他写给学生李翊的一封回信,内容主要围绕“文”与“道”的关系展开,强调了文章应以“道”为本,同时也要注重辞章的修饰。以下是对《答李翊书》的原文、翻译以及核心观点的总结。

一、原文节选(部分)

> “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 “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之学,必先有志于道。”

二、翻译(部分)

> “只求去掉陈旧的言辞,这真是很难啊!”

> “气,就像水一样;言,就像漂浮在水上的东西。水多,那么无论大的还是小的东西都能浮起来。气充沛,那么言辞的长短和声音的高低都会自然合适。”

> “所谓文章,一定是内心有所积累,所以君子学习,首先要立志于‘道’。”

三、核心观点总结

内容 解释
“惟陈言之务去” 强调写作要避免使用陈词滥调,追求语言的新鲜感和独特性。
“气盛则言宜” 韩愈认为文章的气势决定了语言的表现力,气足则言辞自然流畅。
“文以明道” 文章的目的是阐明道理,即“文以载道”,强调内容重于形式。
“学必先有志于道” 学习文章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即追求“道”,而非单纯追求文采。

四、文章结构分析

韩愈在这封信中,通过回应学生的提问,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他指出:

- 文章应以“道”为核心,不能只追求华丽的辞藻;

- 语言的表达要自然流畅,不应刻意雕琢;

- 写作需要内在修养的积累,而不是靠技巧堆砌。

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韩愈的文学理念,也对后世的古文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总结

《答李翊书》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性的文章,韩愈在其中提出了“文以明道”的核心主张,强调文章应服务于“道”,并注重内在修养与语言表达的统一。通过这篇书信,我们不仅能了解韩愈的文学观,也能感受到他对弟子的殷切期望与指导。

如需完整原文及逐句翻译,可进一步查阅《昌黎先生集》或相关古籍文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