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逋走的结构

2025-10-15 03:13:01

问题描述:

逋走的结构,跪求好心人,拉我一把!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15 03:13:01

逋走的结构】“逋走”一词在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其结构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研究价值。本文将从词语构成、语义分析和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对“逋走”的结构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展示相关信息。

一、词语结构分析

“逋走”由两个汉字组成:“逋”与“走”。

1. “逋”

- 拼音:bū

- 含义:原意为“逃亡”,常用于古代文献中,如《左传》中的“逋逃之臣”。

- 词性:动词或名词,多作动词使用,表示“逃跑、逃避”。

- 常见搭配:逋逃、逋客、逋刑等。

2. “走”

- 拼音:zǒu

- 含义:本义为“步行、移动”,引申为“逃跑、逃离”。

- 词性:动词,常用作动词,也可作名词(如“走马观花”)。

- 常见搭配:走路、走开、跑走、逃走等。

二、语义分析

“逋走”作为一个合成词,整体意义偏向于“逃亡、逃跑”的意思,尤其在古文中有明确的使用痕迹。例如:

- 《后汉书·王符传》:“民多逋走。”

- 《三国志·魏书·董卓传》:“诸将皆惧,遂共诛之,而百姓多逋走。”

这些例子表明,“逋走”更强调一种被迫或非法的逃亡行为,常用于描述战乱、灾荒或政治动荡时期的人口流动现象。

三、语法功能

“逋走”作为复合词,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其语法结构较为固定,通常不单独作主语或宾语,而是与主语结合构成完整的句子。

例如:

- “他因罪被捕,只好逋走。”

- “战乱期间,百姓纷纷逋走。”

四、总结与表格

项目 内容
词语名称 逋走
词语结构 由“逋”+“走”组成,均为动词性成分
拼音 bū zǒu
词性 动词(多作动词使用)
本义 逃亡、逃跑
引申义 表示被迫或非法的逃离行为
使用场景 多见于古代文献,尤指战乱、灾荒或政治动荡时期的逃亡现象
常见搭配 逋逃、逋客、逋走、逋刑
语法功能 主要作谓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

五、结语

“逋走”虽然不是一个现代常用词汇,但在古汉语中具有特定的语义和使用背景。通过对“逋走”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构词方式、语义演变以及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用法特点。这种词语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