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落黄泉是什么意思】“碧落黄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天地之间、阴阳两界,或指代极高的天空和极深的地底。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尤其是在描写生死、阴阳、仙境与地狱等主题时,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
一、含义总结
“碧落黄泉”字面意思是“碧绿的天空”和“黄色的泉水”,但实际上它并非指具体的地理名词,而是用来比喻天与地之间的广阔空间,也可引申为阴间与阳间的界限。常用于表达对逝者的哀悼或对天地无边的感慨。
- 碧落:指天空,多用于道教或佛教中,形容高远的天界。
- 黄泉:指地下,古代认为人死后进入黄泉,即阴间。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最早见于唐代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用法 | 多用于诗词、小说、戏剧中,表示对逝去之人的思念或对天地辽阔的感叹。 |
含义 | 表示天地之间、阴阳两界,也可引申为极远的地方或极深的地方。 |
情感色彩 | 带有悲凉、哀婉、神秘的意味。 |
三、常见使用场景
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他寻遍碧落黄泉,只为寻找她的踪迹。” |
祭祀场合 | “愿逝者安息于碧落黄泉之间。” |
影视剧台词 | “我愿穿越碧落黄泉,只求与你重逢。”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阴阳两界、天地之间、九霄云外、黄泉之下 |
反义词 | 人间烟火、尘世之间、现实世界 |
五、总结
“碧落黄泉”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更承载了古人对生死、天地、阴阳的深刻思考。它在现代语境中虽不常用,但在文学创作、影视作品中仍具有独特的美感和象征意义。理解这一成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